写意江南——杭州富阳东梓关乡村农居

2016.08.11 4157

写意江南——杭州富阳东梓关乡村农居
中国的城乡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在城镇化的脚步加快的同时,乡村的保护与自身发展更值得关注。近年来,浙江省推出了“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等一系列的政策指引与决定,城乡统筹、调动农村各种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已经上升为战略的高度。对于乡村风貌的保护,对于乡愁的渴望,使得众多社会力量投入到了乡村建设之中。gad作为一家以城市高端物业设计见长的公司受邀为杭州富阳东梓关村设计一批农民回迁安置房。对gad而言,乡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战场,让我们看看做豪宅的建筑师是如何玩转农民房的,下面就来与大家一起分享项目的设计历程。
农居现状当前介入乡村的力量更多的是资本进入后的商业化运作,类似民宿、旅游开发、休闲养生等,然而新农村的人居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基本处于一种粗放发展、管理失控的状态。
乡村空心化,居住人群年龄构成单一,直接导致了乡村满目的破败荒凉感,加之管理部门的宅基地划分原则过于单一,致使千村一面,催生了大量兵营般的农居点,行列式机械布局,满铺式的层层叠加,传统村落的原真性与多样化的场所感荡然无存,罗马柱式、建筑高度却往往成了农户价值指向和财力的象征。
▲兵营式布局

▲欧陆风农居房基地解读本案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作为古代著名的水陆交通的要塞,东梓关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村内有近百座遗留的明清古建筑,同时又有富春山居图中的山水特质,在这样文脉和自然兼备的环境中,我们坚持不将传统当包袱,不做“假古董”式样的新民居,而是希望结合原有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以江南水乡的山水特质,文化印象为设计的出发点,塑造符合当今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乡村人居场所。

▲区位图
▲东梓关村实景

▲东梓关自然风景问题与挑战 时代的变迁发展使得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家庭结构、价值观念都在改变。在设计与建造方面,建筑材料与施工方式的更新等各方面因素,也都反映出传统民居型制已不再符合新农民需求,乡村农居迫切需要当代化,寻找一种原型、模式去兼顾平衡各方利益显得尤为重要。
东梓关村由于现状核心保护区内人口密度较高,部分古民居有倒塌趋势,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与生活条件,当地政府决定一期先外迁50户,采用政府代建,农户集资的模式进行回迁安置,打造一个新杭派民居示范区,并在日后大量推广建设。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只有低成本实现大家认可的品质才有推广性。如何让农民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以低成本实现生活品质的改善和提升,进而实现推广,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规划策略中国自古以来建筑就强调群体组合,而非西方建筑以单体为中心,加上本案的示范推广要求所在, 为了最大化降低成本,我们从类型学的思考角度挖掘其中的共性,通过最少的类型实现多样性的群体。

设计从基本单元入手,将宅基地轮廓边界与院落整合同步考虑,在总占地面积不超标准的前提下,确定了小开间大进深和小进深大开间两种形态的基本单元,然后由两个基本单元演变出四种基本形体类型,进而通过院落组织方式形成一个富有变化层次的规模组团,每个组团都有自己的中心,组团的有序生长衍生便能逐步发展生成有机多样的聚落形态,这种单元生长聚落的模式也为未来的推广提供了较强的可操作性。

▲基本单元
▲组团布局

▲组团总平面
▲组团模型村口的村民集会广场、组团的邻里交往场所以及农户院落构成了三个不同等级的开放空间系统。由于农户们私家车拥有比例极低,大部分以电瓶车出行,因此在设计中并没有将车库作为功能引入户内,而是集中设置了三块停车区域,通过一条机动车穿行道路串接,其余的道路均以步行尺度设计,既保证了传统村落的尺度,又能将更多的空间划给每户的院落。



▲规划模型
为了唤起村民的记忆,我们在村落中心迁移了一幢老房子作为乡村图书馆。并在村口设计一个公共开敞的村民活动中心,用于红白喜事,乡村展览及交流活动的场所,希望未来这里出现动静皆有、老少皆宜、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成为整个村落的活力源。



功能需求村民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未必会随着日常生活空间的转移而变化。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农民仍保留着在院子中洗衣服,用土灶做饭的生活方式。我们坚持用设计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将建筑师比较自我的想法强加于使用者。尊重居民的生活方式,创造适合他们饮食起居的生活空间更为重要。


▲传统生活方式为此,我们与农民进行多次面对面的交流,并根据各户家庭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等实际问题沟通和问卷调查,试图找出大家的共性要求。例如,在设计中遵循了当地堂屋坐北朝南,院落由南边进入的习俗。后院洗衣池,电瓶车位,农具间,空调设备平台,太阳能热水器堂屋,杂物间等实用功能一一考虑。

▲村民座谈会随后,我们将平面与功能空间进行公示,通过征询农民的意见,再对设计进行优化。正是通过这样的交流、设计、反馈再回到设计中的互动过程。最终的设计结果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村民报名选房的人数超过预期的一倍。


▲功能分析院落策略宅中有院,以院落体系去规划公私关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在基本单元的设计中我们将使用功能通过三个院落进行串接,并通过院落界面的不同形成三个透明度完全不一样的院落。



▲院落生成由南进入的前院,作为最为开放的空间,以花格砖墙形成视线的穿越与交流,光照充足,可以作为谷物的晾晒、加工以及日常洗晾衣服的场所。

内院的置入为餐厅起居室等功能空间带来了直接面向自然的界面,同时能成为堂屋功能的拓展空间,作为家庭内聚空间,产生了向心感。

而后院作为后勤生活空间,农用工具房,电瓶车停靠处安置其中,并与厨房发生直接的关系。前院开敞,内院静谧,后院私密。构建出一个从公共到半公共再到私密的空间序列。
传统建筑群体组合中的内向布局形式被保留,外实内虚,以实墙围合界定公与私,朝向院落的界面以半虚及玻璃为主,既能保证采光需要,又能形成内向感。形式语言传统江南民居的特点不仅仅是木板墙、石库门、人字坡那些符号,更有魅力的是粉墙黛瓦,雅致色调背后散发出的那种温婉内敛的气质,如同吴冠中先生的水彩,微曲而优雅的屋顶线条与实墙,在抽象中渲染出江南人家的隽秀。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将江南民居中曲线屋顶这一要素作为切入点,提取解析并加以抽象重构,形成连续的不对称的曲面屋顶。



▲要素提取


▲形体生成单元的独立性与屋顶间的连续感产生微妙的对比,形成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黑色的金属压顶与白墙形成了强烈的线条感,在虚实关系的营造方面,传统外墙与延续进每家每户的木质感格栅,在虚实之间完成了对外实内虚这一传统特质的现代转换。现代手法转化传统要素,塑造传统江南民居的神韵和意境,是我们想通过设计表达的对传统的态度与立场。










材料构造乡村与城市一样具有包容性,这个项目并不是以建筑师个人情趣为主导的项目。当下流行的“乡愁“建筑多以材料为重点,其实传统的乡野材料在今天工艺、生产和建造方式匮乏的今天,反而带来了较高的建造与维护成本。在粗野的表象下是无法回避的高造价。我们的项目并不具备这个条件,本着以低造价,回归建筑本体营造的思路。在设计中,我们选用最经济的砖混结构形式,以白涂料,灰面砖与仿木纹金属格栅等商品化成熟材料为主。减少对木头、夯土、石头用量,综合考虑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体现维护成本低,易于获得,施工简易且周期短,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日常使用与维护。



▲墙身模型整体景观环境的塑造也是坚持实用至上的价值取向,撅弃水景等观赏性景观,街巷空间以硬质界面为主,绿植为辅,植栽以食用植物果树为主,兼顾观赏作用。

结  语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一个系统过程,提供一些有地域性时代感的居所还远远不够,更需要的是通过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模式探索去解决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系统性问题,传统民居和城市化居住模式肯定都不是乡村人居的发展方向,东梓关农居的设计研究仅仅是在特定命题模式下的一种建筑实践尝试,竭力避免城市对传统村落肌理的侵袭,还原乡村的原真性,在低造价的基础上保证品质,以现代的形式语言重构传统元素,以当代建造方式实现地域性表达,力图探索一套可以应用于乡村农居大批量建设的可操作的策略系统。



整个设计过程之中,通过与村民的深度交流与自身体验,从村民的切身需求出发,为之后的村落有机生长创造充分的条件与可能。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此项目进行总结形成设计导则,为未来乡村农居建设提供范本。虽然设计已经结束,但是我们依然会对村民的回访,并且在建造完工后的进行细致的成本测算,总结更多经验,为其他相关的项目提供实际的参考与借鉴。期待经过各方的努力,明年东梓关能出现一个真正属于农民的经济实用、风格地域、肌理原真、宜居活力的江南村落。





实施情况
本项目自设计完成后,深受建设部、建设厅及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好评,为首例设计评审通过并且进入施工状态的杭派民居示范点,预计将于2016年初完工成为首个建成示范点。







电话咨询
项目案例
行业动态
QQ客服